1)第505章 逼人_天下第二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粮食产量一直在减少,人口却在不断增长,这肯定不够吃呀。

  但对于官府来说,这问题又不算太严重。

  因为现行律法,不管百姓种多少粮食,反正开一亩地,除了头三年算荒地,给予优惠。随后熟地,都得交一半粮食。

  家里多一口人,也得多一份丁户税呢。

  所以当即就有官员指出,这样统计并不科学。

  因为百姓家里人口多了,做其他杂事的也多了呀。

  比如上山打柴,下河摸鱼,种菜喂鸡,这些俱是不必交税的。还有些女子能够纺纱织布,还能卖钱。若会绣工,就更赚了。

  只要各地安定,就能说明百姓是安居乐业,官员治理有方的。

  对!

  最后这句是重点。

  ……

  汉王殿下没吭声,一直等到群臣各抒己见,发表完看法之后,方淡淡道,“孤做这份统计,并不是要问责于谁,只是让大家心里有个数。皇上的旨意,是这三年间,无论青州定州有何灾情,皆要自己想办法。今年秋后,已是少有雨水,若明年当真发生旱情,大家能支应几时?”

  这下子,把所有官员都问住了。

  若等到没粮吃的时候,谁还有力气打柴绣花?

  那时这么多的人口,就不再是福气,而是灾难了。

  有官员弱弱提出,“殿下不是才移了上万百姓,到青州河畔么?”

  说得好。

  如今接话的是纪筠,“诸位大人,为鼓励百姓垦荒,可是你们跟殿下说,对他们免除三年赋税。如今难道要出尔反尔?”

  有官员还当真是这么想的,“那不是事急从权么?”

  殿下神色一冷。

  他才被先帝爷的背信弃义坑了一回,这些人还敢来!

  纪筠已经全然不惧的怼了回去,“若真有这个事急从权,到时新移来的百姓能同意吗?再说了,若别处都歉收,就这里收成好,各家的亲戚朋友不会来投奔么?还不如做个守信之人,让他们帮着照应些亲戚,只怕还更合适吧?”

  那官员被堵得没话说,而其他同僚也纷纷倒戈,大半站在了纪筠这边。

  “真若是遇着天灾,官府又说话不算话,这不是现成的给人官逼民反的借口么?此计欠妥。依我看,倒不如再迁人。”

  “那也迁不了这许多吧?也就一条青州河,除非你还能找着水源。”

  “多打井呢?挖深些。”

  “这话不通。那位修水利的小俞大人,上回老夫倒是跟他聊过。这些年青州定州水位皆有下降,证明地下水就那么多。你多打了,别人能不跟着打?最后一样没水喝。”

  那怎么办?

  ……

  众人七嘴八舌,议论纷纷。

  有些人越发动起心思,想回头就去找门道调离。

  此时,殿下方亮出了他的目的,也是他今天召集所有人的用意。

  “孤知道,每年秋收时,皆有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。比如踢斗淋尖,比如以陈充新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uolia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