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58 为你好_我在西北开林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足道的小贡献,光做事不留名的那种。

  好事多磨,芦苇种子这东西可不像莲子那么受欢迎,而且誊湖的芦苇采割一般都是在冬季,等湿润的地面结冰了,再用机器采收芦苇。

  一般采收后的芦苇会作为造纸的原料、编制一些工艺品,或者作为治沙的草网格。

  但让冯宇郁闷的是,没人会在这个季节采收芦苇的种子,等到冬天芦苇收割的时候,芦苇的种子早就随着芦花飘落,或被鸟类啄食了。

  没人专门收集芦苇的种子,这让冯宇十分受伤,最终,他不得不发动钞能力,找了些业余选手,专门帮他做这份工作。

  就是那些因为旅客已经大量减少,而没什么工作的本地船工师傅。

  得益于万能的网购平台,冯宇查询到芦苇种子这种平时根本没人在意的东西,在网购平台上的价格,大约八十每斤。

  他分析,之所以这么贵,一方面是因为芦苇的种子很难收集,又十分的轻。

  再加上芦苇只需要很少量的种子,就能在合适的环境下两三年就能自己蔓延出一大片芦苇荡。

  所以这东西的价格,相对来讲有一些小贵。

  但在冯宇这种卡里躺着个小目标的人来说,这完全不算什么。

  冯老板坐船逛了一圈,闲聊的时候跟船工师傅开出了两百一斤的价格收购十斤。

  船工师傅约莫着十斤芦苇种子,自己家劳动力出动,一两天也就能收集的差不多了,一下子赚两千块,也就痛快的答应了。

  不过答应归答应,冯宇感觉船工看他的眼神却变了,而且总是有意无意的跟他拉开距离。

  对此,他感到十分的不解,虽然这里是景区,可平时也有人钓鱼,挖一些藕或者芦苇根这种中药。

  十斤芦苇的种子,不至于范什么严重的法吧,根本就没什么关系好吧?

  两千块厚厚的一沓钱交给船工的时候,这位大叔带着劳保手套接了过去,欲言又止的表情很让冯宇难受。

  “大兄弟,听老哥一句劝,偏方那种东西能不信就别信,现在咱们三河的医院很厉害的。

  前年我老婆子住院,还有帝都的专家,通过那个电视帮着诊断呢,很快就治好了,我们家有合作医疗,大病都没花多少钱。”

  冯宇满头雾水,心说您这都哪跟哪啊,什么乱七八糟的。

  “要不我给你介绍个老大夫吧,听说他治那病挺厉害的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“老哥,你说话能别说半截么,什么病啊,我就是懒得动,仰躺船上闲着养神,哪有什么病?!”

  冯宇一较真,老船工不乐意了。

  “你看你个年轻人,我这也不是为你好么,怕你耽误了,人家帝都的专家都说了,有病早治,不耽误成大病才最省钱。”

  冯宇当时就气笑了:“来来来,那您说说,您看出我什么病了。”

  “你看你,你看你,还急了。”

  “我不急,你说我听着。”

  老船工把冯宇给的钱放近了塑料袋里,套了两层包起来放进了腰间的小布包里。

  “算了,我不说了,你就当我多嘴了,老哥我给你赔个礼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uolia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