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037章汉和盛世_明末之新帝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都以为听错了。

  自古以来,哪里有百姓自愿交税的,只有派人去强行催逼交税的,现在官方,居然懒到这样的地步,你爱交不交,不交记帐,明年再交,还有这般当皇帝的?

  现在百姓们才知道,刘皇帝虽然是生于巨富之家,不知道五谷杂粮,却道民间疾苦,更架不住人家有的是钱,压根就不在乎你们在田地里面刨出来的那一点东西,人家的目光,放在了做生意那里去了,放在了当官那里去了,那里才是大头,石头里榨油,没意思。

  这样一般解释,老百姓们这就明白了,他们就感觉到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,历千辛万苦终于解放了的感觉。

  百姓最愁的,就是每年两季收获的时候,官差如狼似虎来摧收粮食,辛苦劳作一年到头,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,自己都吃不饱,就让当官的给抢走了。

  这些当官的来抢的时候,还得追加路费或者各种摊派、什么淋尖踢觥,多收不知凡几,都能搞到你家破人亡,让你吃不饱饭。

  现在这位刘皇帝倒是牛逼的人物,人家有的是钱,压根就不会在乎你这些事情,不准当官来收税,得让你百姓自己来交,这样的皇帝,五千年来都少有,摊上了这样的皇帝,百姓可就有好日子过了,这令老百姓都为之而宽心。

  进入了华夏朝,跟大明朝最大的不同,那就是粮食不值钱。

  大明朝粮食到处都是欠收,粮食价格就一路走高,高到了老百姓都买不起的地步。

  但是到了丰收的季节,粮食的价格又非常的低,贱到了你挑去卖都得亏的地步,如果你不卖,又没有银子交税,如果你卖了,还是得饿肚子,这就造成了老百姓饿肚子,丰收也是饿肚子,日子真是没法过了。

  而到了新朝,最大的特点就是城里面的粮仓,总是堆满了粮食,粮价是一年四季都是那个价格。

  据说这是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定下来的价格,永远都得按照这样的价格来卖,超出了部分,必须向官府请示才可以加价,否则临时加价的话,就是对朝廷最大的冒犯。

  其实同样的政策,在大明也有,大明的官府,也都不允许粮商擅自提升粮价,官方对粮食,也有定价。

  但是这些奸商,有的是办法,你官方定的价格这么低,我就不卖,有钱都不卖,屯积居奇,升高再卖,百姓还是得自己自行加价来买到粮食,这般的行为官府也无可奈何,只能说这是市场行为,他们无力干涉,干涉不了。

  顺便一提,大多粮商,都是有当官的做后台,甚至是当官的开的。

  但是新朝则不同,他们设立了许多的粮仓和粮站,官方加入了卖粮的行列,同是当官卖粮,和以前不同者,后者价格是定死的,勒石为记,妄改者形同贪污。

  他们从南洋运回了大量的粮食,这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uolia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