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26章禁中演武_明末之新帝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恩说道:“皇帝陛下日夜操劳国事,龙体欠安,阁老就不要打搅皇上休息了。”

  周延儒觉得这是十分的奇怪,对方越是不让他觐见,他反倒更加的想见的,他说道:“皇上龙体染恙,作为臣子,应该前往请安。’

  王承恩说道:“圣康安,你就不用前去了,还是回内阁处理好政事,就是对皇上最大的帮助。”

  既然对方这么说了,周廷儒也不敢坚持,只好怏怏而归。

  当周延儒到内阁的时候,大家也都纷纷的向他打听,周延儒只好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。

  今日大明的内阁,算是真正的人才凋零,温体仁去职,吴宗达被俘,周延儒刚刚入阁,另外的几位也是临时推荐来的,资历都非常的浅,也就意味着没有威望和号召力,不足以领导群臣,以至于民间都有一个笑话,称他们为糊窗纸。

  与前朝的纸糊内阁,棉花阁老有得一拼。

  他们这几个人商量,还没商量出结果,六部和都察院那边又派人来打听消息,打听皇帝发生了什么事情?

  崇祯皇帝没有要想到,自己只是一天不上朝,就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,也可能与他从来都是十分的勤奋,从来没有不上朝有关。

  崇祯皇帝在干什么?他现在正在禁中召集所有的太监和锦衣卫大汉,把他们列队起来,开始武装训练,他这学的是汉武帝禁中演武的故事。

  大明在过去的两百多年,一直实行的是重文轻武的政策,就连皇帝也是支持朝廷对武官进行打压,这相当于把武官勋贵集团都进行了N次的阉割,也都让他们没有了血性。没有了战斗力,这些情况皇帝是一清二楚,这也有利于大明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。

  终大明两百多年,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藩镇兵将之乱,也没有形成地方上的割据,这与他们实行长久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。

  但是到了今天。大明的军事实力已经极度的孱弱,弱到了对外无法对付建奴,对内无法对付流寇的地步,这种情况下,如果再进行重文轻武的压制,就意味着真正的把大明给阉割了,以后只能任人欺负了。

  所以崇祯皇帝痛定思痛,决定改弦易辙,要把重文轻武的国策变成文武并重,只有文武并重,才是合理,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。

  王承恩看见皇帝穿着一身黄色的盔甲,跟士兵们一起在做一些简单的军事动作,他是忧虑不已,就知道这件事情瞒得了一时,瞒不了一世,如果让朝中的官员知道了,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。

  皇帝肯定会认为,皇帝的权力是绝对的,压倒一切的,王承恩却知道,政令不出北京城,文官的实力可是非常的大,他们不支持皇帝的做法,皇帝就是要把旨意传到京城之外去都很难为情,更不要说对这些进行根本性的改变。

  但是王承恩知道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uolia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