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62章新的作风_明末之新帝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高高在上,无人能及,并且对华夏帝国的掌控,他丝毫不在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之下。

  只是刘远桥比起朱元璋,更加的有信心,朱元璋因为出身低贱,难免会有自卑之心,只怕他经常就会想,某家出身如此的卑贱,不过是和尚和乞丐而已,这都能当皇帝,那些出身更加好的,都不知道会怎么想,所以对于手下的大臣,那是防范到了极点,每时每刻都防着他们造反,每时每刻都发动谋逆大案,诛杀功臣。

  但是刘远桥他这是不同,他本身就是顶级权贵,顶级枭雄出身,刚开始造反的时候,都已经定下了名分,朱元璋他在打天下的时候,跟大多数的将领和士兵都是以兄弟相称,甚至有一种传闻,经常说打了天下后,大家共享。

  但是刘远桥不同,刚打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名分,我是主你是辅,我吃大份你吃小份,我吃肉你们喝汤,这些事情,早都定了下来,他也都不怕其他的人造反。

  华夏帝国他的后勤策略和供应策略,就已经注定了其内部很难以形成军阀,就算将领们想造反,士兵们也都不会听他的,也就是如此,他们才会信心十足。

  而且刘远桥也不会像朱元璋一般,那么的勤奋,那么的大权独揽。

  朱元璋由一个放牛娃,当了大明帝国的皇帝,他十分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,也都十分害怕会失去这一切,所以他对这方面的防范,是非常严厉的。

  所有的折奏,都由他自己一个人来审阅,即使折奏再多,身体再累,他也都不会在乎,往往批阅奏章,批阅到深夜,第二天一早,就早早就起来跟大臣们早朝。

  早朝的意义,在于大臣对其进行朝拜,每时每刻树立皇帝绝对的权威,同时也都与大臣集思广益,共商大计。

  但是刘远桥他的想法则不同,树立权威,不一定每天就坐在金銮殿上,让大臣们跪拜就是有权威,做事情不见得要自己亲自过问,亲自处理才会处理的好。

  刘远桥是一个相信人性,相信制度的人,他在制定政策的时候,往往是以制度性和激励人的性格有关。

  比如说在他任命的一系列官员之中,他比较喜欢这让这些官员竞争,让他们对比,不会在乎他们的名声好与不好,只会在乎他们能不能办事,能不能把事情办好。

  如果能够把事情办好,就算是贪污腐败,找一些女人,他也是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但是如果不能够把事情办好,又折腾这些事情的话,那他就不用客气了。

  现在大明的这些权贵,其实他们过的都是十分奢侈豪华的生活,虽然皇帝以身作则,提倡朴素勤俭,就连崇祯皇帝都穿打补丁的衣服。

  据传闻崇祯皇帝走路都不敢走快,是因为他的龙袍都破都开裂了,走的快里面的棉花会飞出来,而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uolia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